應急決策能力是核心能力
管理學家赫伯特西蒙提出“管理就是決策”
,在應對和處置突發(fā)事件的過程中,決策更是處于一種絕對的核心地位。從最近幾年基層的突發(fā)事件應對與處置的情況看,應急決策能力的重要性正日益彰顯出來。同時,基層的應急決策至少包括了如何及時掌握和發(fā)布相關信息,如何快速反應利用已有資源實施自救和向上級主管部門求助,如何有效地安撫和疏導相關人員以及社會公眾,以及如何及時作出各項善后處置決策以化解事件的消極影響等內(nèi)容。盡管具體的應急決策內(nèi)容會因事件的類型、發(fā)生的時空和影響范圍等要素的不同而有著較大的差別,但在每一個具體環(huán)節(jié)的各類決策,都一概具備著“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”的效果,稍有不慎就會導致?lián)p失與影響的疊加與擴大。
應急決策能力的高低,往往決定著突發(fā)公共事件應對的成敗
。由此,事件的突發(fā)性、事態(tài)的復雜性和緊迫性等,使得決策者必然面對著高度的風險與不確定性 ,因而應急決策能力的提升才是整個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重點和難點。只有具備深刻的危機意識和完善的知識結構
,以及豐富的經(jīng)驗與智慧,決策者才能夠在危急時刻做到處變不驚
,作出危機情境下的最優(yōu)決策和明智選擇
。從這個意義上講,應急決策能力其實可謂是整個應急管理體系有效運作的“原點”和“啟動閥”
,應急決策能力與水平的高低與優(yōu)劣
,從根本上決定了整個應急管理體系的運轉效率和最終結果
。
關鍵在于加強應急決策專題培訓
自2007年7月國務院發(fā)布“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”以來,各地都陸續(xù)就組織機構
、預案體系、應急隊伍和應急保障能力等方面的建設,紛紛制訂方案并展開了一系列的實際行動,但培訓工作則主要被放在了宣傳與演練等內(nèi)容上。雖然可以說上述一切行動內(nèi)容,無疑都是有助于提高基層應急決策能力的,但是決策能力的提升沒有被突出放到首要的地位。例如就預案體系來說,無論有著怎樣完美的預案,“可操作”并不等于“會操作”和“善操作”。應急演練固然能夠增強防御能力和完善協(xié)調(diào)機制,但在通常的模擬情境下對決策能力的培養(yǎng)效果是比較有限的,一般更為注重的都是對預案的演練和應急聯(lián)動機制的運轉情況。因此,當前非常有必要將基層應急決策能力的評價與提升,作為健全基層應急管理工作體系的核心加以對待。為了盡快提高基層的應急決策能力,關鍵就在于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題培訓。結合最近幾年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,以及對相關經(jīng)驗的總結來看,目前基層應急管理專題培訓的設計主要應注意這樣幾個方面。第一
,提高對應急決策能力重要性的認知水平,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培訓需求的甄別。俗話說:“好鋼要用在刀刃上”,面對公共安全形勢,我們在人力、物力和財力等方面的資源,尤其是時間資源,是極為有限和寶貴的,因此基層應急管理培訓首先需要抓住“應急決策”這個絕對重點和最為核心的內(nèi)容。將絕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預案體系的完備程度,以及管理機制健全等方面,也很有可能導致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進入某種“誤區(qū)”:即以健全組織機構和加強人力和物力保障等為重點,而忽視了決策能力的提高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;鶎討惫芾砉ぷ骺芍^“千頭萬緒”且意義重大,若沒有對應急決策能力重要性的高度關注與重視
,就會導致相應的培訓往往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。
第二
,培訓內(nèi)容上應做到基本素質(zhì)培養(yǎng)和決策技能提升并重
,有效提高其綜合性能力。突發(fā)公共事件的來源是十分廣泛的
,所涉及的領域較多
,各類事件在產(chǎn)生原因和發(fā)展機理上差異很大,并且影響的大小、范圍和擴散渠道等也不同。所以,基本素質(zhì)的培養(yǎng)無疑應成為基層應急管理培訓的基本內(nèi)容。同時,由于應急決策具有非同于常規(guī)決策的重要特點,而基層應急管理工作也有著自身的種種特殊性,所以基層應急決策能力提升應是作為培訓的核心部分。從素質(zhì)培養(yǎng)和技能提高并重的角度來看,決策技能的訓練與提高,需要緊密結合基層工作內(nèi)容和基層干部自身的需求。因此,這其中有著很重要的一個課題,就是各地需要結合自身現(xiàn)狀與需求,來加強對培訓課程內(nèi)容設計的深入研究。最終要達到的目標應當是,基層干部能夠在既定的法制和預案體系框架內(nèi),準確而及時地進行信息溝通、形勢研判和快速響應,綜合決策能力得到有效提高。
第三,培訓形式上應當以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擬為主
,注重應急決策實戰(zhàn)能力的提高。基層應急管理的培訓對象通常都是有著相對豐富的基層工作經(jīng)驗,甚至是有著直接處置和應對突發(fā)公共事件經(jīng)歷的干部,他們一般都能熟知預案體系和各個處置環(huán)節(jié),所欠缺的往往就是對相關經(jīng)驗的總結與提高
。通過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擬的形式
,不但是為培訓對象提供了更為逼真的情境,同時也給了他們思考和總結的機會,然后再結合成功經(jīng)驗和討論點評
,得以實現(xiàn)決策技能的真正提升。就培訓本身來說
,此處的關鍵點是要避免案例庫的陳舊
,以及模擬演練的流于形式。那些僅講授外地乃至是國外的案例
,并且互動效果不足的培訓
,雖然貼上了“案例教學”和“桌面推演”等標簽,實際上卻是很難真正收到實效
。因為越是本地的案例越是具有針對性
,也越容易調(diào)動培訓對象的參與積極性。
第四
,構建基層領導干部應急決策能力評價體系
,切實推動應急決策能力的提升。無論是對哪種能力的評價
,向來都需要解決評價指標的客觀性和可操作性
,以及各項指標的權重分配等問題,而且一般也都會導致眾說紛紜和莫衷一是
。然而
,決策能力與決策水平總是有著高低和優(yōu)劣之分,因此有必要樹立應急決策能力評價的觀念與導向
,以此推動應急決策能力與水平的提升
布拖县|
泸定县|
尤溪县|
浠水县|
靖州|
喀喇沁旗|
无极县|
枣强县|
库车县|
收藏|
云林县|
江源县|
巴林左旗|
四会市|
咸宁市|
班玛县|
盈江县|
长沙县|
临漳县|
北碚区|
平山县|
北京市|
图木舒克市|
大渡口区|
济宁市|
黄骅市|
边坝县|
萨迦县|
仁怀市|
永寿县|
蒙自县|
绥江县|
临澧县|
仙居县|
永德县|
河津市|
谢通门县|
哈巴河县|
昔阳县|
玉树县|
化州市|
。從最近幾年的相關理論研究情況看,有關政府應急管理能力評價和績效評估的成果逐漸增多
,雖然是仍然局限于理論探討的性質(zhì)
,并且存在著難以量化和指標權重設置等困難,但將這方面的研究和工作推進下去仍是非常有必要的。從目前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實際情況,以及評價體系構建和制度運轉的成本兩個方面來看,該評價體系可先由決策效果評價開始
,逐步過渡到包括預防和應對在內(nèi)的全過程評價
。
(作者單位:大連市委黨校)
網(wǎng)站首頁 | 聯(lián)系方式 | 使用協(xié)議 | 版權隱私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網(wǎng)站留言 | 廣告服務 | 京公網(wǎng)安備11010702001235 | 京ICP備13026831號-1
Copyright Reserved 2009-2018 版權所屬:北京啟翰科技有限公司? 應安網(wǎng) 客服中心010-88795992 應安網(wǎng)提供技術支持
